作為曾經的半導體霸主,Intel 以一條龍設計加生產 x86 處理器而聞名世界。惟 Intel 近年陷入非一般窘境,無論在處理器設計以至製程生產方面都表現堪憂。不過 Intel 對於代工生產晶片業務仍未死心,最近就首度展示以旗下頂尖 18A 製程節點生產的 Arm 架構晶片,被指有意力搶台積電生意。
Intel 早前於 YouTube 官方 Channel 發布影片,展示了一款名為「Deer Creek Falls」的 SoC 參考設計晶片,採用其 18A 製程節點,而且並非採用 x86 架構,而是基於 Arm 架構。它具有 7 個核心,包括 1 個高性能核心、2 個高效核心,以及 4 個低功耗高效核心,並整合了來自第三方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的嵌入式 PCI-E 及記憶體控制器 IP 和 PHY 等,已可順利執行 3D 遊戲、4K 串流播放及 3D 動畫處理等。但該影片推出後不久被突然下架,至今仍未能觀看,原因不明。

有指這款 SoC 設計並非特別出眾,但卻展示了 18A 製程節點生產混合核心與整合不同IP的異架構晶片的潛力,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類似設計現身。此外,Intel 還為 Arm 處理器提供性能優化工具,幫助客戶提升效能。


現時 Intel 計劃於旗下產品廣泛應用 18A 製程節點,包括明年將推出的主力產品 Panther Lake 系列處理器。但面對台積電 2nm 製程的強大表現及高良率,Intel 18A 節點製程對其他客戶吸引力似乎有限。早前業界盛傳 Intel 18A 製程節點僅得 10% 良率,Intel 方面沒有正面回應傳聞,但如果 Intel 能夠拍片宣傳 18A 製程節點代工能力,相信良率已有所改善,期望有力與台積電競爭。
另一方面,關於再下一代的 14A 製程節點,Intel CEO 陳立武早前曾向員工發信,表示會放棄先建廠、後找客戶的方式,改為先取得客戶訂單再推展製程,但此舉被 Intel 前 CEO 兼董事長 Craig Barrett 公開炮轟「笑話」,只會令 Intel 淪為追隨者,製程變成次等技術。作為重振美國晶片製造的重要角色,他直言 Intel 必須加強開發製程,應找來 Apple、Google 及 NVIDIA 等客戶力撐投資 Intel,確保美國能穩定晶片生產與供應。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愈來愈關注 Intel 及陳立武的發展策略,相信 Intel 或會放棄所謂「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方針,大力發展 14A 製程節點,重新聚焦美國製造頂尖晶片。
來源:Techpower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