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駕駛潛在安全隱患 小米召回 11 萬輛 SU7

Author:

Published:

- 廣告 -

小米汽車於日前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宣布召回 11 萬輛標準版 SU7 車型。召回原因是針對 L2 高速領航輔助駕駛系統潛在安全隱患,將透過 OTA(Over-The-Air)遠端升級方式解決。公告指出,部分 SU7 在啟用 L2 輔助駕駛功能時,對於極端特殊場景的辨識、預警或處理可能不足。若駕駛者未及時介入,可能增加碰撞風險,構成安全隱患。

小米 SU7 年銷量超過 12 萬,是目前國產電動車中最受歡迎的車款之一。
小米 SU7 年銷量超過 12 萬,是目前國產電動車中最受歡迎的車款之一。

此次召回基於今年 2 月 25 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智能聯網汽車產品准入、召回和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該通知明確要求,車企在透過 OTA 升級消除產品缺陷時,須按照《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執行。先前 Tesla 和 BYD 等車企亦採用此類備案方式召回產品作系統更新。

小米此次 SU7 秋季重大 OTA 更新核心在於提升輔助駕駛的安全性和用戶體驗。主要更新內容包括:

- 廣告 -
  • 優化大車避讓與繞行:更早辨識跨車道線的大車,提前完成車道內偏移,減少壓迫感;繞行更靈活安全。
  • 新增「動態車速」:在複雜環境(如雨天、夜晚)自動調整輔助駕駛系統目標速度,預設開啟。
  • 優化車速控制策略:結合道路與交通環境動態調整目標速度。
  • 新增「誤加速抑制輔助(MAI)」:降低誤踩油門風險。
  • 優化 DMS 駕駛員監測:取消「DMS」行程中重複彈出提示。

此次更新直接針對安全提升,且部分功能符合目前公開徵求意見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智能聯網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

根據資料,2025 年 1 至 7 月,國內新車搭載駕駛輔助系統的數量達 775.99 萬輛,年增 21.31%。滲透率升至 62.58%,較去年增長 6.5%。目前逾 60% 新車配備駕駛輔助功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車企過去會以「高階智能駕駛」、「零接管」、「有路就能開」等宣傳口號吸引消費者。然而,一般消費者難以區分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的分別,導致無數事故發生。

今年 3 月,安徽省一名女大學生駕駛著小米 SU7 接載 2 位同學一同參加面試,結果在途中遇上意外,自撞起火,涉事車輛疑因斷電「車門被鎖」,導致 3 人困在車內被燒死。事件揭露輔助駕駛仍有很多不足之處,絕非如車企宣傳般可以完全由系統自行駕駛。
今年 3 月,安徽省一名女大學生駕駛著小米 SU7 接載 2 位同學一同參加面試,結果在途中遇上意外,自撞起火,涉事車輛疑因斷電「車門被鎖」,導致 3 人困在車內被燒死。事件揭露輔助駕駛仍有很多不足之處,絕非如車企宣傳般可以完全由系統自行駕駛。

有關小米 SU7 及其智駕系統,最惹人熱議的,相信是今年 3 月,安徽省一名女大學生駕駛著小米 SU7 接載 2 位同學一同參加面試,結果在途中遇上意外,自撞起火,涉事車輛疑因斷電「車門被鎖」,導致 3 人困在車內被燒死。據多家媒體報導,涉事的小米 SU7 車輛當時正啟用了輔助駕駛功能,並以高達 116km/h 的速度行駛。但系統被指未有將車輛限速,並在距離撞擊點不到 100 米的距離下,系統突然要求切換為人手操作,估計當時駕駛者未能及時作出反應而發生意外。事件發生後,國內多家車企都立即將所謂智駕系統,改稱為 L2 輔助駕駛功能。而事實上 L2 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仍需要駕駛者保持專注,隨時介入作人手操作。而不是跟國內車企宣傳那樣可以安心睡覺,讓車輛自行駕駛。

- 廣告 -
- 廣告 -

Related Articles

- 廣告 -

Recent Articles

- 廣告 -

最新影片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