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太空蒸汽龐克美術的 RPG 遊戲《The Outer Worlds 2》推出,浸沉式的故事及豐富人物分支線仍然是遊戲最大賣點,當然幽默的對白風格仍然健在,遊戲亦升級到 UE5 引擎,畫面有比較大提升,並收錄在 XBOX Game Pass 任玩,掌機效果都算流暢。
《The Outer Worlds 2》繼承了前作的世界觀,主角換成全新人物,上集的吉祥物「月球人」代表太空人之選陣營,今集就變成了「姨媽之選」有夠攪笑。當然可以由玩家一手創造外形及天賦技能,在太空旅途上隨心之所至,跟 NPC 用不同態度互動,甚至可以化身極道惡人,一言不合就開槍,用不同方式走到故事盡頭,到遊戲後段跟 NPC 回首前塵,才想起當初一個小動作就是蝴蝶效應的起因。其實遊戲在玩家選擇了影響角色關係的對答後也會有提示,但玩家就不要太「完美主義」去讀檔重來,凡遊戲內的重要事件總有多種解決方法,做決定之前也可以多留意場景的線索及背景。戰鬥系統方面同樣可以因應 NPC 互動成果,把特定 NPC 招入隊伍同行,互補技能令戰鬥更有效果,玩家本身的天賦技能點數亦十分豐富,要玩到中段才可以配合武器形成不同流派打法,想正面硬幹或是潛行都可。



UE5 引擎要求高
遊戲在主機及 PC 都有推出,收錄在 XBOX Game Pass 任玩,而且今集改用 UE5 引擎,好處是畫質有明顯提升,人物及場景細節都比上集大進步。不過因為 UE5 對系統要求比較高,PC 版建議處理器為 AMD Ryzen 5 5600X / Intel Core i7-10700K,顯示卡為 AMD Radeon RX 6800 XT / NVIDIA RTX 3080。想有比較滿意的表現,RTX 40 / RX 7000 系列會比較好。遊戲支援軟件及硬件光線追蹤渲染功能,並有 DLSS 4、FSR 4 和 XeSS 升頻支援,也包括 DLSS 4/XeSS 的影格生成功能。
在 Ryzen 9 9950X3D 及 RTX 5080 平台上,使用 TAA 及「非常高」+硬件光追渲染,遊戲也不過是 30FPS 左右水平,要改用 DLSS 4 「效能」,才可見 50FPS 水平。


如果退一步改用「高」畫質+硬件光追渲染及 DLSS 4 「效能」,配上影格生成 4x,就可達 200fps 水平。

維持「非常高」+硬件光追渲染畫質的話,配上影格生成 2x 仍有 90FPS 左右,算是可以接受。

遊戲收錄在 XBOX Game Pass 任玩,加上 XBOX 加入掌機界自然都有一定優化,以 LENOVO LEGION GO Gen 2 於「中」畫質 AMD FSR4 平衡,1000p 解像度約有 70fps 水平,即使有戰鬥場面仍會相對流暢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