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中國發生不少「尿袋(行動電源)」自燃事故,更疑引發今年 3 月香港航空由杭州飛往香港的航班行李架起火,事件促使上月起中國民航局全面要求乘客僅可攜帶備有 3C 認證(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國強制認證標誌)的「尿袋」登上國內航班。不過據新華社最新消息,中國工信部已公開徵集《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制訂意見,很可能成為未來移動電源新標準。

據悉,《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擬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對包括充電寶在內的移動電源規格設定更嚴格技術要求。新標準除了產品標識等基本要求外,更將對電源的安全保護、電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產過程及關鍵工藝等提出極高要求,例如涵蓋過充電保護、過放電保護、短路保護、超載、誤操作、迴圈後跌落、智慧管理等範疇,而鋰電池亦需要滿足過充電、擠壓、熱濫用、針刺等特殊要求,期望可全面清除市場上氾濫的劣質產品,從源頭降低產品安全隱患。

當前中國政府出手制定新標準,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有 3C 認證存在嚴重不足。眾多知名的行動電源大品牌,如 ROMOSS(羅馬仕)、Anker(安克創新)、Baseus(倍思)、UGREEN(綠聯)以及小米等,旗下許多內地發售的行動電源產品都擁有 3C 認證,而其中不少型號正是此次回收事件中的產品。事件的核心問題在於,這些品牌採用了中國安普瑞斯(無錫)生產的鋰電池,但該電池在製造過程中疑似使用了不合規的正負極隔離材料,導致電池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失效,甚至存在自燃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安普瑞斯(無錫)鋰電池本身也持有 3C 認證,卻在事件爆發後被大規模吊銷。這一連串問題充分說明,現有的 3C 認證已無法有效保障行動電源的安全與可靠性。

對於廠商而言,以往行動電源生產門檻極低,但質素以至安全設計卻良莠不齊。隨著行動電源容量愈來愈大、充電速度不斷提高,不同用家亦會在很多極端環境下使用行動電源產品,隨時令行動電源的使用風險大增。希望今次中國政府的新標準能有效監管市場發展,大大改善行動電源產品質素,避免意外再次發生。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